【国盛量化&电子】技术创新叠加需求回暖,消费电子下游多点开花——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投资价值分析

admin2年前研报665


报告摘要



消费电子行业当前投资价值分析:

1. 终端市场短期承压,下游需求终将回暖。1)智能手机:出货量低点已过,库存持续消耗静待复苏。2)可穿戴设备:需求韧性凸显,智能手表增速亮眼。3)平板电脑:娱乐市场趋于饱和,商业应用接力成长。4)VR/AR:政策行业双重驱动,元宇宙加速产业创新。5)折叠屏:多品牌蓄势待发叠加价格下探,折叠屏热度再起。6)光学黄金大赛道,车载光学空间广阔。


2. 面板周期底部,供需格局优化。价格端:价格持续回暖,上行通道打开,最近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其他产品均价不变。需求端:跌幅逐步收窄,需求恢复可期。供给端:行业格局稳固,国内厂商寡头地位逐步清晰,大陆核心面板公司具有诸多竞争优势,有助大陆公司在行业波动中持续提高份额、获得超越行业的盈利能力。技术创新端:Mini LED应用元年,市场空间突破,Mini LED背光是液晶显示技术路径的重要创新方向。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1、指数反映消费电子主题股票的整体表现: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2、指数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从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主要布局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的龙头股票。从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占比高达87.55%,聚焦程度较高。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在消费电子产业、TMT、科技龙头等概念上的暴露较高,主题特征鲜明。长期来看消费电子指数表现优异、弹性较强、性价比较高,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指数当前估值合理,景气度向上。指数的盈利能力突出,预期未来盈利高速增长。从指数风格因子暴露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当前相对万得全A的风格总体为大市值、高成长、高Beta。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1、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基金(简称:消费电子ETF,基金代码:561600)紧密跟踪指数,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基金上市以来年化跟踪误差为1.49%,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严格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年化跟踪误差较小,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2、基金经理被动产品管理经验丰富,基金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理财服务。基金由钱晶先生和王仁增先生共同管理,二位基金经理均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基金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投资服务。





一、 技术创新叠加需求回暖,消费电子下游多点开花


1.1  终端市场短期承压,下游需求终将回暖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水平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年消费电子行业呈现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虽然2020年在大环境影响下,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跌,但并未改变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长期向上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随着5G、物联网、卫星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端技术与消费电子行业的不断融合,未来将催生更多新的产品形态,加速产品迭代优化,推动消费电子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根据Statista数据,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947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11万亿美元。



据IDC预估,2023年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三类主要消费电子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11.93亿、5.23亿和1.42亿,同比增长率将分别为-1.1%、6.3%和-12.6%。由此可以判断,2023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或将继续呈现下行趋势,而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1.1.1  智能手机:出货量低点已过,库存持续消耗静待复苏

2022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3%,跌至3.003亿部,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季度跌幅。Q4的极大跌幅直接导致年度出货量跌幅高达11.3%,跌至12.1亿部,为2013年以来最低。


Q4出货量显著下跌的情况较为罕见,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疲软、库存量过高以及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近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刷新率不断攀升,手机刷新周期日益缩短,甚至低于用户需求的更新周期,进而导致用户购买意愿下降,出现需求疲软。库存量过高导致当季的销售活动主要用于消耗现有库存,而难以推动出货量增长。此外,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和日益增长的宏观经济风险也在持续阻碍用户支出,推迟智能手机市场大环境影响后的复苏。综合多方面原因,供应商对于出货量的计划趋于谨慎。


由此可以判断,在2022年出货量跌幅超过11%的情况下,2023年供应商对于出货量的计划将更为谨慎。供应商将重新考虑产品组合,避免出现过剩库存,甚至有高端机型的供应商通过以旧换新等优惠促销活动来销售积压设备,助推产品更新。




1.1.2  可穿戴设备:需求韧性凸显,智能手表增速亮眼

2022 Q4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8.9%,跌至1.387亿台,2022年全年出货量同比下降7.7%,这是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首次下降,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过于强劲的业绩以及来自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2年的市场相对低迷,但4.921亿的总出货量仍然远高于2020年和2019年的出货量水平。


在2022年的各种产品类型中,智能手表增长9.4%,达到1.486亿台的历史新高。智能手表市场中,苹果处于领先地位,华为和三星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而印度的Nexxbase和Fire-Boltt凭借在印度销售的价值导向产品跻身全球前五。


2020-2021年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强劲增长,至2022年,用户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加之宏观经济环境出现困难,出货量普遍下滑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用户将再次出现设备更换需求,新需求将再度产生。我们认为,一旦需求复苏,预计在2023年底,市场将重回增长轨道,具备增长潜力的产品供应商也将随之获得回报。



1.1.3  平板电脑:娱乐市场趋于饱和,商业应用接力成长

2022 Q4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0.3%,达4570万台。然而2022年全年的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3.3%达1.63亿台,结束了持续两年的稳健增长,但仍远高于大环境影响前的水平。


苹果和三星是平板电脑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其中苹果是这一领域无可争议的引领者。苹果2022 Q4的出货量相较Q3增长高达10%,这主要归功于它在2022 Q4推出的几款新产品的广受好评,包括11英寸、12.9英寸的iPad Pro,以及10.9英寸的iPad,也存在Q3供应链受限导致基数较低这一影响因素。三星在亚太地区和西欧完成多个项目后,其高端平板电脑系列受到相关供应商的持续关注,对其出货量提升有所助推。亚马逊2022 Q4的出货量相较Q3减少,这一情况较为罕见,主要归因于用户的需求疲软。联想正在运营的多个商业项目即将结束,导致出货量持续下降。华为现阶段主要采取在首要地理市场中国大力营销大屏平板电脑的战略举措,这一举措已然有所成效。


平板电脑曾经主要用于娱乐,而如今在商业应用中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面对宏观经济衰退的冲击和市场饱和等问题,2023年供应商将更多关注平板电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改进平板电脑的产品组合,以改善未来几年的销售情况。



1.1.4  VR/AR:政策行业双重驱动,元宇宙加速产业创新

VR风云再起,产品持续升级改善用户体验。我们看到,在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后,VR设备开始受到市场的追捧。随后索尼、HTC等厂商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VR产品。2014年3月,索尼在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PlayStaion VR的原型机,在2015年3月的世界移动大会上,HTC也展出了其VR产品HTC VIVE,从而将VR市场推向了一个高潮。2016年3月16日,索尼在GDC大会上正式宣布其旗下首款虚拟现实头戴设备PS VR将于2016年10月正式推出。2018年9月27日,Facebook在Oculus Connect 5大会上宣布推出Oculus Quest VR无线一体机,售价399美元(64GB内置存储)。2020年10月13日,Facebook发布高性价比产品Oculus Quest 2,Quest 2拥有比前一版本Quest高出50%的分辨率,并且新版支持90Hz流畅的刷新率,起售价也低至299美元,发布后销量持续超预期。此后,多款Pancake一体机产品陆续在2022年发布,包括YVR 2、创维 Pancake 1系列、PICO 4/4 Pro和Quest Pro等。Pancake的光路设计更加复杂,同时也让其内部构造更具可塑性,使得主机的重量进一步降低,用户体验感大幅提升。



2015-2016年期间VR的大热,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一个亮点,但是在实际体验时,晕眩感、分辨率低、体积大、价格贵等缺点却使得VR产品在其后两年一直不温不火。但我们看到,近年来随着芯片、显示技术、通讯手段和算法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出,VR重新成为热门话题,随着5G的深入推进,我们看好AR/VR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新一代移动终端。


根据wellsenn XR统计,2022年四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为341万台,较去年同比下滑13%,2022年全球VR出货量达986万台,较2021年1029万台下跌4%。AR方面,wellsenn XR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全球AR头显出货量为15.7万台,同比增长87%,2022年全球AR出货量为42万台,同比增长45%。




政策指引强劲,国产空间广阔。根据政策端指导,2022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通知,文中指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到2026年将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我们认为,未来VR设备出货量将会逐步扩大,且国内设备厂商将拥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1.1.5  折叠屏:多品牌蓄势待发叠加价格下探,折叠屏热度再起

各大品牌角力,折叠屏热度再起。(1)三星华为引领潮流,新款迭出。三星、华为是最先引领折叠屏热潮的主流品牌,市占率常年位居行业前列。(2)展望多品牌布局进展,折叠屏手机繁荣生态可期。2022年也是折叠屏手机爆发的一年,搭载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折叠屏手机也陆续问世,在体验感上也更加优化。例如荣耀Magic Vs系列均采用了6.45英寸微曲外屏和7.9英寸OLED 2K内屏,小米MIX Fold 2外屏尺寸为6.56英寸,内屏采用的是一块超低功耗8.02英寸2K分辨率巨幕,支持双杜比视界HDR显示和最高120Hz刷新率,三星Galaxy Z Fold4搭载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较上一代实现了10%的频率提升和30%的功耗降低。



折叠机型价格下探,有望大幅推动折叠屏手机普及化历程。过去两三年来三星、华为等折叠屏行业先行者的折叠屏手机价格普遍在1.3万元~2万元。2021年9月,三星发布Flip 3售价7999元(Flip系列上下翻折,主打高性价比);12月下旬,京东小米自营旗舰店里MIX FOLD已降价至6969元起;12月OPPO发布Find N售价7699起;华为12月发布P50 pocket售价8988元起。2021年部分品牌折叠屏系列手机价格首次下探至7000~8000元区间,我们认为未来伴随成本端优化,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有望推动折叠屏手机从“尝鲜”走向“常用”。


1.1.6  光学黄金大赛道,车载光学空间广阔

全球ADAS渗透率加速,2025年全球仅有14%车辆不具备ADAS。根据Roland Berger研究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所有地区40%车辆具有L1级功能,L2及更高的功能车辆占比将达到45%,在全球范围内将仅有14%的车辆没有实现ADAS功能。在具体ADAS功能中,根据Roland Berger数据预测,2025年L1~L2级别的功能渗透率将较2020年有较大提升,而L3及以上的ADAS功能将进入大众视野中,其中HWP、远程泊车的渗透率将达到9%,全自动驾驶的渗透率也将达到1%。而全球ADAS渗透率的加速,势必将带动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细分行业上下游的景气程度。



国内外领先的电动车公司旗下车型都用到大量的车载摄像头。特斯拉Model 3/Y车型拥有8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蔚来ES6搭载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配备24个感知硬件,包括7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理想ONE在摄像头的配置方面要略显逊色,1颗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和4颗构成360度环视的摄像头,以及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小鹏汽车定义P7为L2.5驾驶,拥有同行中最多的14个摄像头。目前各大车厂已经制定其自动驾驶车辆发展规划,在奔驰、宝马、大众等全球主流车厂推出高级别ADAS汽车后,将有望带动其余燃油车厂自动驾驶发展的步伐,我们认为ADAS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深度利好于车载镜头市场。



激光雷达作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实现L4甚至L5的必备传感器,随着认证的逐步通过以及相关项目的逐步落地,未来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可以分为:车载应用(ADAS+自动驾驶)、产业与运输、智慧城市三大应用场景,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在2020年全球三大应用场景的总市场规模为6.82亿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至29.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3.9%;其中车载是全球激光雷达的主要应用场景,在2020和2025年市占率分别为60.0%和83.0%,其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4.09亿美元上升至2025年的24.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9%。




1.2  面板周期底部,供需格局优化

1.2.1  价格端:价格持续回暖,上行通道打开

从面板价格历史大周期复盘显示,由于国产龙头扩产实现规模化效应,从而带来的供需错位,导致32寸面板为主的价格呈现周期式波动。供给端:32寸面板价格已触底到成本线附近,厂商稼动率也相应维持较低水平。需求端:2022年经历疫情周期末端,2023年疫情恢复及市场需求将逐步回暖,且面板行业没有发生大格局变化。我们认为面板价格已处于周期底部,随需求叠加面板价格恢复,面板公司有望在2023年迎来业绩修复。



根据WitsView数据,2023年3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其他产品的均价则维持不变,具体如下:

(1) 电视方面,65寸电视面板均价为120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6美元,而与前月相比则上涨10美元、涨价9.1%,为本月涨价幅度最大的面板产品;55寸电视面板均价为88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3美元,而与前月相比则上涨5美元、涨价6.0%;43寸电视面板均价为52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1美元,而与前月相比则上涨2美元、涨价4.0%;32寸电视面板均价为30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1美元。

(2) 显示器方面,各尺寸显示器面板均价在本期维持不变。27寸IPS面板、23.8寸IPS面板、21.5寸TN面板均价分别为61.6美元、47.7美元、41.3美元。

(3) 笔记本方面,各尺寸笔记本面板均价表现出平稳态势,本期均价不变。17.3寸TN面板、15.6寸Value IPS面板、14.0寸TN面板、11.6寸TN面板本期均价分别为38.2美元、40.5美元、26.3美元、24.8美元。



1.2.2  需求端:跌幅逐步收窄,需求恢复可期

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2年全球电视出货量仅2.02亿台,同比降低3.9%,2022年将创近十年出货量最低的一年。由于全球消费意愿降低,消费性产品的预算严重受到排挤,间接抑制对于电视产品的采购意愿。而对于2023年的出货量预估将同比降低1.4%,达1.99亿台,出货量同比降幅收窄,将在2023 H2或2024年止跌回暖。



2020-2021年平板及笔记本电脑受益于教育与商务人群居家办公,需求急速增长,带动上游面板厂商出货量快速增长,但2022年需求有所降温。Omdia数据显示,出货片数方面,2022年全球大尺寸显示面板共计出货8.95亿片,同比降低8.2%,预计2023年出货9.02亿片,同比微增0.8%;出货面积方面,2022年全球大尺寸显示面板共计出货2.29亿平方米,同比降低3.1%,预计2023年出货2.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




1.2.3  供给端:行业格局稳固,国内厂商寡头地位逐步清晰

面板厂格局优化,国内厂商寡头地位逐步清晰。面板核心公司(京东方、TCL科技)在2022Q3合计营业收入831.49亿元,同比下降18%。面板企业整体收入,利润虽然在2022年增速减弱或单季度亏损,但主要还是看短期的产能释放与价格修复,长期的扩产尾声与格局优化。行业龙头厂商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其规模效应、盈利中枢有望提高。即使中短期TV面板价格扰动,但是公司依然保持较好的经营性现金流。对于后续产品规划能力保持在一线水平梯队,且研发费用依旧保持高投入,我们认为国内的面板双雄在未来仍将拥有强大的核心产品能力及业绩修复能力。



我们认为,大陆厂商拥有新世代产线优势,同时这些产线的资本壁垒较高,并且大陆厂商具备成本优势,因此在扩张期逆势超越,在价格波动时能获得比海外友商更好的盈利。因此2018~2020年大陆最后一波扩产期中,面板价格持续下行期,仅有京东方、TCL科技等大陆厂商持续保持盈利,海外厂商(友达、群创、LGD等)普遍连续6~7个季度亏损。2020Q2~2021Q3这一轮价格上行期中,大陆厂商承担更多新厂转固、OLED投入、并购整合费用,实际LCD盈利能力更强。同样,当2022Q4 TV面板价格重返底部,国内厂商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新产能竞争力、OLED业务潜力等,也将具备相对优势。


1.2.4  技术创新端:Mini LED应用元年,市场空间层层突破

Mini LED背光是液晶显示技术路径的重要创新方向。OLED相较于LCD而言是显示技术的替代创新,Mini LED则是LCD的升级创新,用于对标竞品OLED。相较于OLED主打优势诸如对比度、色彩等,Mini LED背光产品表现并不逊色,并且具有资本开支低(成本低)、规格灵活(应用广)、适应于面板/LED两大光电板块产业链发展的需求(供给推动),同时具备使用寿命长(尤其适用TV场景)的重要优势。



Mini LED背光+LCD与Mini LED显示两条创新路径双轮驱动。从原组件的视角,Mini LED的应用主要分为作为使用Mini LED芯片+LCD的背光方案与直接使用Mini RGB显示屏的自发光方案。当前Mini LED背光方案已经进入爆发期,苹果、三星等多家品牌厂商都已开始推出相关产品;Mini RGB直显注重商用显示器等市场需求,在商业显示、电子产品装饰灯、车尾灯或气氛灯等领域具有优势。由于两方案在产业规律和技术原理上有相同之处,可共享部分设备,多数企业都选择两个方向同时发力,享受范围经济效应。



Mini LED市场正式起量,TV、IT应用商业化有望加速渗透。据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全球Mini LED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从2019年的1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9亿美元,CAGR达91.1%。我们看到,随着三星、苹果等主流品牌纷纷推出Mini LED产品,终端市场的消费热潮正在兴起,我们看好TV、IT等大尺寸应用有望率先起量,随后智能手机、VR等小尺寸终端的采用将为Mini LED市场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





二、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2.1  指数编制规则:反映消费电子主题股票的整体表现

指数简介: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代码:931494),指数简称消费电子,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12日发布,以2012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以反映消费电了主题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样本空间

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即由满足以下条件的沪深A股构成:

(1)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自上市以来的日均A股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

(2)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


选样方法

(1)对样本空间内股票按照过去一年的A股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股票;

(2)选取属于如下中证四级行业分类的股票:消费电子产品、通讯终端设备、通讯传输设备、光电子器件、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及仪表制造商、电脑及电子设备经销商、半导体、新能源设备、其他通信设备等;

(3)在上述股票中,选取业务涉及智能手机、耳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  元器件生产:处理与存储芯片、PCB/FPC、功能部件、结构件、电池等;

√  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ODM厂商、OEM厂商、品牌厂商等;

(4)将待选样本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


指数计算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样本的调整市值/除数×1000 

其中,调整市值=∑(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因子)。调整股本数的计算方法、除数修正方法参见计算与维护细则。权重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单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0%,前五大样本股权重合计不超过40%。 



2.2  指数成分股:一键布局消费电子产业链

从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主要布局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的龙头股票。指数成分股数量为50只,截至2023年4月3日,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50.24%,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电子等板块。前十大成分股大多属于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的龙头股票,例如指数前三大成分股分别为面板行业龙头股京东方A、专注于连接器的消费电子行业龙头股立讯精密、晶圆代工龙头股中芯国际。 



从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占比高达87.55%,聚焦程度较高。从指数成分股的中信一级行业权重分布来看,指数仅涉及4个中信一级行业,分别为电子、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计算机、基础化工,其中仅电子行业权重占比就达到87.55%,行业聚焦程度较高。从更加细分的中信三级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布局了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组件、面板等细分行业,权重分别达到38.43%、20.70%、10.65%。



从指数成分股市值分布来看,消费电子指数成分股偏向中大市值风格。截至2023年4月3日,指数的50只成分股总市值达到3.42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合计约1.70万亿元。从具体成分股的市值分布来看,成分股均为总市值100亿以上的股票,其中总市值大于1000亿的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高达35.49%,总市值在500-1000亿的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高达39.79%。因此,整体而言,消费电子指数在市值风格上偏向中大市值。



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在消费电子产业、TMT、科技龙头等概念上的暴露较高,主题特征鲜明。从具体相关概念来看,指数在消费电子产业、TMT、科技龙头等概念的暴露度分别为96.86%、88.97%、85.20%,由此可见,指数成分股鲜明的消费电子主题特征。另外,指数在成交主力、基金重仓、行业龙头等概念上暴露度也较高,可见成分股的流动性也比较好。



2.3  指数历史业绩:业绩优、弹性强、性价比高

消费电子指数长期业绩优秀、弹性较高。截至2023年4月3日,消费电子指数自基日以来超额收益显著,区间累计收益率高达230.74%,大幅跑赢沪深300(64.94%)、中证500(98.25%)、中证1000(106.04%)等主流宽基指数。从区间波动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年化波动率更高,弹性更强。从区间夏普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年化夏普比率更高,性价比更高。因此,长期来看消费电子指数表现优异、弹性较强、性价比较高,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



2.4  指数估值与景气度:估值合理,景气度向上

指数当前估值合理,景气度向上。从指数PE和PB估值来看,PE处于历史均值以下,PB处于负1倍标准差附近。从指数估值的业绩透支年份来看,当前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最近修复了一部分。从分析师景气度来看,最近刚刚转正,趋势仍为左侧,拥挤度不高,处于行业刚刚开始拔估值。未来随着业绩逐渐兑现分析师上调的预期,后面可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机会。





2.5  指数盈利能力:盈利预期高速增长

消费电子指数的盈利能力突出,预期未来盈利高速增长。从指数的万得一致预期来看,消费电子指数2023、2024年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21680.03、25391.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61%、17.12%;预期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5.13、1775.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90%、29.13%。因此,消费电子指数的盈利能力突出,预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较高,未来成长性可期



2.6  指数风格特征:大市值、高成长、高Beta

从指数风格因子暴露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当前相对万得全A的风格总体为大市值、高成长、高Beta。相对于万得全A指数而言,消费电子指数当前在市值、成长性、Beta等风格因子上的暴露值较大,在价值、动量、盈利等因子上的暴露值相对较小。因此,截至2023年3月31日,指数相对于万得全A来说,整体上的风格特征可总结为大市值、高成长、高Beta。





三、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基金分析


3.1  基金的基本信息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消费电子ETF,基金代码:561600)。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30日,于2021年9月9日上市交易。基金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表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本基金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控制在0.2%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紧密跟踪指数,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基金采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严格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跟踪误差。截至2023年4月3日,基金自2021年9月9日上市以来年化跟踪误差为1.49%,严格控制在2%以内。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严格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年化跟踪误差较小,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3.2  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丰富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基金由钱晶先生和王仁增先生共同管理,二位基金经理均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

  • 钱晶先生,证券从业年限接近12年,金融工程硕士,FRM(金融风险管理师),纽约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自2011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工程部,从事量化研究、分级基金研究工作,任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工程分析师。2014年12月加入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指数与量化投资事业总部量化研究员、量化分析师。后来转战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管产品大多属于被动指数型产品,在管总规模达到80.10亿元,拥有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

  • 王仁增先生,证券从业年限接近9年,南开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自2014年6月起担任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经理,2015年8月起担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2021年6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ETF指数投资中心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22年9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主要管理债券型ETF,今年4月开始与钱晶先生一起共同管理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及其联接基金。目前在管产品总规模达到78.43亿元,拥有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



3.3  管理人致力于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基金理财服务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7日,曾用名是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作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成员,是中国平安“保险、银行、投资”综合金融业务架构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国平安投资系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家为客户提供专业投资服务的资产管理机构,平安大华坚信“研究创造价值”,建立并不断完善投研一体化平台和风险控制体系,以对上市公司的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石,同时把握安全边际、恪守投资边界,实现专业组合投资。



3.4  跟踪指数当前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基金跟踪的消费电子指数目前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1. 终端市场短期承压,下游需求终将回暖。1)智能手机:出货量低点已过,库存持续消耗静待复苏。2)可穿戴设备:需求韧性凸显,智能手表增速亮眼。3)平板电脑:娱乐市场趋于饱和,商业应用接力成长。4)VR/AR:政策行业双重驱动,元宇宙加速产业创新。5)折叠屏:多品牌蓄势待发叠加价格下探,折叠屏热度再起。6)光学黄金大赛道,车载光学空间广阔。


2. 面板周期底部,供需格局优化。价格端:价格持续回暖,上行通道打开,最近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其他产品均价不变。需求端:跌幅逐步收窄,需求恢复可期。供给端:行业格局稳固,国内厂商寡头地位逐步清晰,大陆核心面板公司具有诸多竞争优势,有助大陆公司在行业波动中持续提高份额、获得超越行业的盈利能力。技术创新端:Mini LED应用元年,市场空间突破,Mini LED背光是液晶显示技术路径的重要创新方向。


3.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指数反映消费电了主题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从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主要布局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的龙头股票。从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占比高达87.55%,聚焦程度较高。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在消费电子产业、TMT、科技龙头等概念上的暴露较高,主题特征鲜明。长期来看消费电子指数表现优异、弹性较强、性价比较高,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指数当前估值合理,景气度向上。指数的盈利能力突出,预期未来盈利高速增长。从指数风格因子暴露来看,消费电子指数当前相对万得全A的风格总体为大市值、高成长、高Beta。




风险提示:本报告从历史统计的角度对特定基金产品进行客观分析,当市场环境或者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不能保证统计结论的未来延续性。本报告不构成对基金产品的推荐建议。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04月17日发布的报告《技术创新叠加需求回暖,消费电子下游多点开花——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产业ETF投资价值分析》,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林志朋  S0680518100004  [email protected]

钟琳     S0680520070004  [email protected]

刘富兵  S0680518030007  [email protected]

杨晔     [email protected]

张国安  [email protected]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工程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留富兵法

本文链接:http://17quant.com/post/%E3%80%90%E5%9B%BD%E7%9B%9B%E9%87%8F%E5%8C%96%26amp%3B%E7%94%B5%E5%AD%90%E3%80%91%E6%8A%80%E6%9C%AF%E5%88%9B%E6%96%B0%E5%8F%A0%E5%8A%A0%E9%9C%80%E6%B1%82%E5%9B%9E%E6%9A%96%EF%BC%8C%E6%B6%88%E8%B4%B9%E7%94%B5%E5%AD%90%E4%B8%8B%E6%B8%B8%E5%A4%9A%E7%82%B9%E5%BC%80%E8%8A%B1%E2%80%94%E2%80%94%E5%B9%B3%E5%AE%89%E4%B8%AD%E8%AF%81%E6%B6%88%E8%B4%B9%E7%94%B5%E5%AD%90%E4%BA%A7%E4%B8%9AETF%E6%8A%95%E8%B5%84%E4%BB%B7%E5%80%BC%E5%88%86%E6%9E%90.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国盛量化】中证1000率先迎来日线级别上涨

【国盛量化】中证1000率先迎来日线级别上涨

                1.市场...

小市值,大能量

小市值,大能量

摘要小市值大有可为,未来可期今年以来,我国小盘风格表现更佳,长期走势也相对强劲。从美股经验看,复盘1991年以来,美国大盘股指数代表标普500、罗素1000和中小市值公司代表罗素2000的业绩表现,截...

IC、IM合约受雪球对冲影响基差上升、贴水收敛

IC、IM合约受雪球对冲影响基差上升、贴水收敛

内容摘要本周点评:本周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指数走势偏弱,期指市场各品种合约基差变动有所分化。IC与IM合约受雪球对冲操作影响基差上升、贴水收敛;IH合约受市场情绪影响基差下降...

估值因子表现出色,中证1000增强组合年内超额5.36%【国信金工】

估值因子表现出色,中证1000增强组合年内超额5.36%【国信金工】

  主 要 结 论  一、本周指数增强组合表现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46%,本年超额收益3.35%。中证5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

【此消彼长,在调整中切换】安信金工杨勇20230312

【此消彼长,在调整中切换】安信金工杨勇20230312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关注哦!主要结论:此消彼长,在调整中切换上周大盘出现明显调整,而周末海外硅谷银行破产的消息则将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从周期温度计的角度看,本轮自10月份以来上行趋势的高点比20...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摘要人工智能释放创新动能当今人工智能主要专注于执行特定任务,应用覆盖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音处理及数据科学,正在融入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是一种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性基础技术。近年来,人工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