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策频出,长线布局港股非银投资机遇

admin7个月前研报526

导读






1、行业发展叠加政策催化,非银金融迎布局良机

    1)保险:从短期看,保险行业将从“量增价稳”迈向“量稳价升”阶段;从长期看,“量增价稳”将是行业发展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常态;

    2)证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优化,改革深化助力券商盈利上行。经纪业务费率下行和资本中介、场外衍生品等创新业务出现背景下,券商通过资金类业务实现收入增长,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是资金类业务收入增长的核心来源;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不断优化。

2、港股非银板块:兼具性价比和安全垫

    1)宏观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处于从底部自然回升的[文]过程中,整体而言,此前对中国经济复苏过度悲观[章]的预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正。非银板块拥有顺周[来]期强β属性,展望后续,经济预期及政策预期有望[自]持续改善,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2)港股非银板块投资价值凸显:一方面,港股非[1]银板块中AH两地上市标的占比较高,同样具备b[7]eta属性;另一方面,港股非银板块中汇集了部[量]分A股稀缺标的。

    3)港股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突出,可持续的高股[化]息有望支撑板块上涨。

3、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8.CSI)发布于2017年11月6日,旨在反映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1)指数表现:长期业绩表现优异,超越港股宽基指数及细分行业指数。同时,指数在反弹行情下展现出较大的弹性。

    2)指数流动性充裕:2023年以来,指数区间日均成交额为62.67亿元,流动性较为充裕,可容纳较大规模资金。

    3)市值分布:大中小盘风格兼具。

    4)行业分布:保险股占比达到57%。该指数是目前全市场ETF跟踪指数中保险占比最高的指数,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是目前市场中保险股占比最高的ETF。

    5)指数成分股:前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合计占比78.09%,覆盖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板块各细分行业“领跑者”。

    6)估值水平:指数市净率(PB)位于历史低位,具备配置价值。

    7)指数特征:盈利能力优秀,成长特性凸显。指数2023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中位数及成分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数均显著高于上证50、沪深300及万得全A。

4、港股非银ETF(基金代码:513750)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于2023年11月10日成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港股通非银行金融板块的便捷工具。

风险提示: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指数与基金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一、行业发展叠加政策催化,非银金融迎布局良机

1.1

保险:把握量价齐升下的保险股配置机会

保险公司的盈利由“量”和“价”两者共同决定,“量”指的是保费的销售规模,“价”意为投资收益率与保单成本率差额(含死费差),可以理解为保费的利润率;其中,“量”重点跟踪销售端新单保费数据,预判逻辑与长短期需求和供给侧变化有关;“价”重点跟踪资产投资收益和产品成本变化,包括资产质量、利率水平和权益资产投资收益,以及产品结构、经营成本和利率成本。每一轮上行、下跌和反转都是行业量价状态交织演绎的结果。

“量”和“价”的变化趋势直接决定保险股的投资机会,“量价齐升”和“价升量稳”是较好的投资机会:

1)量升:保费销售规模增长水平较好或预期向好;量跌:保费销售规模缩量或预期较差。

2)价升:投资收益改善或预期改善,产品成本优化;价跌:投资收益下滑或预期变差,产品成本上升。

展望后市,从短期看,保险行业将从“量增价稳”迈向“量价齐升”阶段;从长期看,“量增价稳”将是行业发展新常态。


1.1.1 量的角度:承接居民财富转移需求

需求端:保险的财富管理角色将承接居民日益增长的长期资产配置需求。我国居民资产中保险配比仍低,未来将承接居民“财富搬家”趋势下的资产再配置需求。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长期以住房等实物资产为主,2020年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占比达79.6%,金融资产占比仅20.4%。金融资产中,保险产品占比也较低,根据央行调查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中保险产品占比仅6.6%。居民风险偏好持续下沉背景下,保险凭借兼顾风险保障与保值增值的双重功能,成为家庭财富多元化配置的极佳选择。

供给端:监管推动的保险供给侧改革在途,马太效应将逐步显现。一方面,近年来,主要头部险企纷纷开启了银保渠道价值转型之路,银保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被重新定义,不再仅仅作为规模贡献渠道,而是继代理人渠道之外的另一重要价值贡献渠道;另一方面,修订后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中的救助办法将推动保费向大公司集中。


1.1.2 价的角度:经济弱复苏+政策降成本带动“价稳”到“价升”

降低负债成本和提高投资收益是险企“稳价”唯二选择,其中降低成本路径包括降低利率成本和获客成本,布局客户需求蓝海,满足客户差异化、多元化需求,以服务促销售;提高投资收益方向在于拉长资产久期、扩大信用溢价以及增配权益资产。

未来险企在追求稳“价”的过程中,趋势是逐步从负债端竞争向资产端传导,投资端可能成为胜负手。随着渗透率的抬升、市场主体的增加,需求愈发多样,竞争愈发激烈,获取保费和盈利的难度在快速上升。无论是储蓄还是保障,寿险的本质都是对于居民财富的一种保值增值,是典型的财富管理业务。未来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更多取决于资产端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匹配,拥有更强投资能力的机构在寿险行业负债端的竞争中也更具优势。从盈利来看更显而易见,良好的投资回报也是重要盈利来源。

1.2

证券板块: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优化,

改革深化助力券商盈利上行

1.2.1 资金类业务成为证券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过去几年,证券行业发展主要由资金类业务收入增长所驱动。经纪业务费率下行和资本中介、场外衍生品等创新业务出现背景下,券商通过资金类业务实现收入增长:2008-2022年期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8.6%至3950亿元,其中收费类业务(包括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和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和资金类业务(包括利息净收入、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复合增长5.9%、13.7%至2217、1242亿元,资金类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分结构来看,收费类业务对证券行业收入的贡献度明显下滑,资金类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4.9pct至31.4%,如若不考虑2022年市场极端波动,在2019-2021年期间收费类业务和资金类业务收入贡献度基本旗鼓相当,因此回顾过去超过10年行业的增长路径来看,本质上是重资本业务驱动的资金类业务收入增长成为行业增长的主旋律。

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是资金类业务收入增长的核心来源。证券行业通过股权融资和提高杠杆的方式实现了资产负债表的明显扩张,截至2022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1.06、2.79万亿元,2008-2022年期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7.3%和15.8%,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推动资金类收入高增长;在用资收益率提升方面,各家券商用资收益率与其资产配置方向和资本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1.2.2 证券行业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不断优化

证券行业实行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通过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四个指标监督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其中风险覆盖率要求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足以覆盖所有业务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并将风险资本准备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资本准备,通过风险资本准备建立了各项业务规模与净资本动态挂钩的机制;资本杠杆率体现券商自有资金对于各类风险的吸纳能力,是对风险覆盖率要求的进一步升级;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是流动性指标,分别衡量短期和中期公司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主要确保 30 天内的资金偿付压力,净稳定资金率主要确保 1 年内的资金偿付压力。

2016年修订的管理办法是证券行业现行风控指标体系核心。2006年,证监会首次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2008年,为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和行业变化,证监会对《办法》进行了修订;2016年,证监会再次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完善了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指标体系,主要依靠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四个指标进行监控;2020年1月,为适应证券行业发展,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完善股票质押业务、信用债券投资、子公司可用流动性资产等新业务的计算标准;2020年3月,证监会决定将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6家证券公司纳入首批并表监管试点范围,逐步允许试点机构试行更为灵活的风控指标体系,探索证券行业并表监管的可行性。并表监管的试点一定程度上优化券商资产负债表运用空间,如若以并表监管为起点继续优化风险管理规则,有望打开优质券商杠杆空间提升ROE。

11月3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以下称《计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计算标准》调整了各类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系数和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系数,优质券商的风险资本占用有所降低。此次调降风险资本准备计算系数和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系数,将对风险覆盖率和资本杠杆率两项指标产生直接利好,有助于券商杠杆和ROE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2.3 展望未来,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助力券商盈利上行

政策催化是目前券商板块的核心驱动力。长周期复盘来看,券商股的股价走势取决于市场周期和监管周期。

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证监会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出“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重申“活跃资本市场”,目前投资端已实行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缩短指数基金注册时间等措施,融资端已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适当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资”,交易端已出台经手费调降、印花税减半、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等,各项政策相继出台,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助力行业盈利能力上行,“活跃资本市场”将为行业盈利带来上行动力。发行机制方面,2月17日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实施,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标志着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落地,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将充分享受发行扩容带来的业务机遇;交易机制方面,监管对经纪业务、转融通业务、衍生品等各项业务做出规范,同时下调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转融通保证金比例,券商一方面受益于资本市场制度优化带来的业务机会,另一方面政策减少券商的资本占用,有利于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三方导流政策落地或将为经纪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风险指标体系若进一步优化,将打开券商经营杠杆空间从而推动ROE水平明显上行。

总结来看,从政策周期来看,当前依然处于宽松状态,围绕资本市场的发行机制和交易机制的改革延续,政策创新将为证券行业带来新业务契机和盈利增长点。


二、港股非银板块:兼具性价比和安全垫

2.1

经济复苏预期下,非银板块高贝塔效应有望兑现

中国经济正从底部自然回升,此前对复苏过度悲观的预期不断修正。近期宏观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处于从底部自然回升过程中,整体而言,此前对中国经济复苏过度悲观的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

1)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9%,高于预期,环比季调后增长1.3%,也高于2021年1季度~2023年2季度均值水平,已确认实际GDP企稳回升。

2)与此同时,6、7月以来PPI、CPI陆续见底,三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降幅收窄。“价格底”的确认意味着后续名义经济变量将率先改善。

3)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维持在较高位置,同比增长11.9%,主要受中游原材料、下游消费品拉动;此外,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至3.1%,或进一步确认企业供需环境的改善。

4)10月份,受“十一”节日休假和节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景气水平有所回落。10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9.5%,低于9月份的50.2%,降至收缩空间。国家统计局表示,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持续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四季度政策“利多”,特别是“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并逐步见效。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治局会议以来,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指向政策仍在继续发力,后续随着各种重要会议陆续召开,降准降息、一揽子化债、城中村改造、地产放松等进一步的政策宽松举措有望继续落地,并对市场形成支撑。

中央政府计划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能力。10月24日,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发国债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时表示,接受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的建议,将股票印花税税率从目前买卖双方各按交易金额支付0.13%下调至0.1%,目标是在11月底前完成立法程序。此外,为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还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检讨股票买卖价差、降低市场资讯费用、改革GEM市场等。

非银板块拥有顺周期强beta属性。展望后续,经济预期及政策预期有望持续改善,非银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2.2

港股非银板块:基本面相似,估值更具性价比

港股非银板块中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多为AH两地上市,在基本面上其与A股情况相似,具备beta属性。相比A股,H股更具投资性价比。

一方面,港股非银板块中汇集了部分A股稀缺标的,包括中国财险、香港交易所、友邦保险等,均为非银金融板块的优质公司,能够对A股非银板块起到补充作用。

另一方面,从港股非银板块中两地上市的标的来看,AH股溢价下港股估值更低,投资性价比凸显。以中国人寿为例,截至2023年11月24日,其A股(601628.SH)当前PE_TTM为51.63,而港股(2628.HK)PE_TTM仅为16.82;汇率后折算的AH股溢价率达208.64%。

港股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较高外资参与度,此前在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下,港股估值提升受限;随着国内基本面向上向好的趋势逐步得到验证,市场情绪在持续的政策出台下有望逐步回暖,特别是在中期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的大背景下,一旦美债收益率下行,外资将加快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而港股有望率先受益。

同时,政策端支持AH股溢价修复。香港交易所于6月19日正式启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推动人民币计价证券在香港的交易及结算。双柜台模式有关配套制度将有助提升人民币股票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以吸引投资者参与交易。港股整体流动性相对较弱情况下AH股溢价持续扩大,而在双柜台模式下,一方面人民币直接参与交易,丰富了港股市场人民币计价产品选择、能够有效降低人民币资金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风险,吸引更多离岸资金配置港股;另一方面,双柜台庄家机制允许做市商对AH股价差进行套利操作且豁免庄家印花税,庄家持续提供报价促成交易、注入流动性,同时庄家套利机制可有效收敛AH股价差,提升港股市场交易活跃度。

2.3

高股息和低估值为行业提供安全垫

港股公司拥有派息传统,大比例派息的公司占比较高。2021、2022年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中分别有338、331家公司进行派息,占恒生综指成份股数量的比例分别为65.38%、64.02%。从派息金额看,金融业、能源业、电讯业和非必需性消费公司是现金派息的主要贡献者。

港股非银板块高股息特征突出,可持续高股息有望支撑板块上涨。我们以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CSI)成分股代替港股非银金融板块整体情况。从港股非银主题企业的平均股息率变化情况来看,板块股息率持续走高,部分标的能够实现稳定高股息,吸引力提升。

在港股估值的持续修复中,兼具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港股非银板块有望持续收益。

展望未来,美国市场加息预期逐渐清零,预期港股市场流动性将改善,压制相关股票估值的因素也出现边际改善。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出现缓和迹象,市场对中美关系阶段性改善的预期或将升温,有利于金融、经贸、气候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提振A股和港股的风险偏好。


三、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长期业绩优异,盈利性与成长性兼具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3.1

指数编制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以3000点为基点,发布时间为2017年11月06日。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具体选样方法如下[ ]

选样空间:

指数样本空间由港股通范围内的证券组成。

可投资性筛选:

对样本空间内证券,计算每月的日换手率中位数作[ ]为月换手率,剔除过去12个月或过去3个月平均[ ]月换手率不足0.1%的证券,除非该证券过去一[1]年日均成交金额大于5000万港元。

选样方法:

(1)对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筛选条件的证券[7],选取抵押信贷机构、其他综合性金融服务、特殊[q]金融服务、消费信贷、资本市场、保险等行业公司[u]证券为待选样本;

(2)在上述待选样本中,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如果待选样本数目不足50只,则全部纳入。

3.2

指数表现:长期业绩优于港股宽基指数

及细分行业指数,且具备较大弹性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自基日以来的业绩累计收益超越了恒生指数、香港证券(CNY)及HK银行(CNY):截至2023年11月24日,指数区间收益率为-1.20%,同期恒生指数、香港证券(CNY)及HK银行(CNY)收益率分别为-28.75%、-27.10%以及-5.60%

指数在反弹行情下展现出较大的弹性。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在过去三次深跌后的反弹行情中(2016/2/12-2018/1/24,2020/3/19-2021/2/17,2022/10/31-2023/1/26)展现出了较大的弹性,三次反弹时的涨幅分别为80.28%、53.49%及53.63%。

3.3

指数流动性:流动性充裕,可容纳较大规模资金

指数流动性较为充裕:2023年以来,指数区间日均成交额为62.67亿元。2023Q3指数季度日均成交额为63.52亿元,季度日均成交量为7.61亿股,指数流动性充裕,可容纳较大规模资金。

3.4

市值分布:大中小盘风格兼具

截至2023年11月24日,指数的37只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合计15247.89亿港元,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1768.39亿元。从权重配置来看,指数大中小盘风格兼具:自由流通市值200亿港元以下的股票有29只,权重占比为26.69%;自由流通市值200-500亿港元之间的股票有4只,权重占比为21.73%;自由流通市值在500-1000港亿元之间的股票有1只,权重占比8.24%;自由流通市值在1000亿港元以上的股票有3只,权重占比43.34%。

3.5

行业分布:保险股占比达到57%

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划分,成分股在保险、证券及金融信息服务上权重占比较高,权重占比分别为56.86%、17.70%及15.48%。此外,指数在产业地产、资产管理等其他非银行金融子行业上也有一定的配置

3.6

指数成分股:汇聚非银行金融板块“领跑者”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覆盖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板块各细分行业“领跑者”:截至2023年11月24日,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78.09%,指数集中度较高。重仓股覆盖了金融信息服务、保险、证券等行业中的龙头公司。

3.7

估值水平:指数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配置价值显著

截至2023年11月24日,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市净率(LF)为0.78,位于统计区间6.02%的历史低位,配置性价比较高。

3.8

指数特征:盈利能力优秀,成长属性显著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成分股盈利能力优秀,成长特性凸显:2023 上半年,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成分股2023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中位数为21.78%,领先于上证50、沪深300及万得全A(2.77%)等宽基指数,盈利能力优秀;同时,指数成分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数为8.46%,显著高于上证50(3.83%)、沪深300(5.80%)以及万得全A(3.42%)等主流宽基指数,成长属性显著。


四、港股非银ETF(基金代码:513750):一键捕捉港股通非银行金融板块的投资机会

4.1

产品介绍:目前市场上保险股占比最高的ETF

港股非银ETF(基金代码:513750)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于2023年11月10日成立,基金经理为罗国庆。基金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港股通非银行金融板块的便捷工具。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是目前市场中保险股占比最高的ETF我们统计了目前市场中所有ETF中跟踪指数的保险股票占比(保险股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划分,包括A股和H股),截至20231124日,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保险股占比达到56.86%,位列所有ETF跟踪指数的第一位,且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是目前唯一跟踪此指数的ETF,因此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是目前市场中保险股占比最高的ETF








4.2

基金公司:ETF产品线丰富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是业内第30家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及旗下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管理、社保基金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基金投资顾问、QDII、QFII、RQFII、受托管理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和保险保障基金委托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人等业务资格,是具备综合资产管理能力与经验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广发基金旗下公募基金总规模为12676.40亿元;非货币型公募基金总规模达6629.67亿元,在197家管理人中排名第3位。

广发基金ETF产品线布局丰富。从具体的产品线分布来看,当前广发基金旗下ETF产品共46只(剔除非初始基金及联接基金),涵盖宽基、行业主题、风格主题等多个类型

4.3

基金经理:指数产品管理经验丰富

基金经理罗国庆,经济学硕士。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投资部副总经理,拥有超过8年的投资管理经验。罗国庆当前管理广发中证1000 ETF、广发中证传媒ETF、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等基金共计16只(多份额基金合并计算),在管基金总规模306.48亿元。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改革政策频出,长线布局港股非银投资机遇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a]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n]----------------

分析师:郑兆磊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80006


分析师:薛令轩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3090001

--------------------------------------

更多量化最新资讯和研究成果,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YQuantResearch)!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XYQuantResearch

本文链接:http://17quant.com/post/%E6%94%B9%E9%9D%A9%E6%94%BF%E7%AD%96%E9%A2%91%E5%87%BA%EF%BC%8C%E9%95%BF%E7%BA%BF%E5%B8%83%E5%B1%80%E6%B8%AF%E8%82%A1%E9%9D%9E%E9%93%B6%E6%8A%95%E8%B5%84%E6%9C%BA%E9%81%87.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金 | 新角度看年度业绩预告:盈利变化趋势与市场关注度

中金 | 新角度看年度业绩预告:盈利变化趋势与市场关注度

摘要整体业绩或下滑,周期上游行业业绩表现优异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数有所增长,整体业绩或下滑。我们统计了除北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表现,截至2023年1月31日,有2564公司发布了年度业绩预告,...

【华安金工】北交所迎本年首只网下询价新股——“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一百十六

【华安金工】北交所迎本年首只网下询价新股——“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一百十六

报告摘要►主要观点·北交所迎本年首只网下询价新股北交所本年首只网下询价新股安达科技开启发行程序,安达科技从事磷酸铁产品的研发制造,所处赛道比较热门,网下询价参与的机构投资者包括2家公募机构,最终发行价...

国盛量化 | 择时雷达六面图:技术面与资金面有所恢复

国盛量化 | 择时雷达六面图:技术面与资金面有所恢复

择时雷达六面图:技术面与资金面有所恢复国盛金工的择时雷达六面图主要综合了宏观流动性、宏观经济、市场估值、资金流向、技术指标、情绪指标这六个维度的信息,使用了三十多个指标对未来权益市场给出择时观点并进行...

【华安金工】北证新股涨幅强劲,网上申购户数突破20万——“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一百五十一

【华安金工】北证新股涨幅强劲,网上申购户数突破20万——“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一百五十一

报告摘要►主要观点·北证网上申购户数突破20万11月以来北证新股未有破发,首日涨幅强劲,11月23日上市的坤博精工(873570.BJ)上市首日均价涨幅达277.66%,与此同时,北证网上打新参与申购...

【国联金工|基金研究】华商基金艾定飞投资研究报告——多因子+AI赋能,深耕TMT的量化先锋

【国联金工|基金研究】华商基金艾定飞投资研究报告——多因子+AI赋能,深耕TMT的量化先锋

【国联金工|基金研究】华商基金艾定飞投资研究报告——多因子+AI赋能,深耕TMT的量化先锋报告外发时间:2023-11-1投资要点Ø 艾定飞:AI算法赋能,深耕TMT行业  &nb...

【国联金工|基金研究】纯债基金投资周报——2023/9/11-2023/9/15

【国联金工|基金研究】纯债基金投资周报——2023/9/11-2023/9/15

【国联金工|基金研究】纯债基金投资周报——2023/9/11-2023/9/15报告外发时间:2023-09-17投资要点Ø 本周债券市场表现   利率方面,本周一年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